【2025】第142期道德讲堂:安全为了谁?——以生命之名 筑牢“安达爆破”的安全长城

【2025】第142期道德讲堂:安全为了谁?——以生命之名 筑牢“安达爆破”的安全长城

在第24个“全国安全生产月”之际,2025年6月16日下午,爆破公司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张斌同志,通过第142期道德讲堂,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以《安全为了谁——以生命之名,筑牢安达爆破的安全长城》为主题的安全生产课。

张斌同志以“安全——究竟为了谁?”引入主题,分别讲述了“安全”对于我们爆破行业的极端重要性。他首先结合公司实际,列举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种类,并通过案例简要回顾了这些案例的成因及从中汲取的教训,以此告诫大家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守住安全底线,要将“生命至上,安全第一”的安全理念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。

接着,张斌从五个方面对主题展开了论述。

安全,是爆破人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。

张斌以案说法,讲述了在爆破作业中,有人为了抢进度、赶时间,擅自简化操作流程,违规操作引发伤亡事故,以此警醒大家,使大家深刻认识到,安全从来不是法规制度中枯燥的条款,也不是报表上冰冷的数字,它是爆破人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,是无数家庭顶梁柱的坚实根基,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。

安全,是“安达爆破”存续发展的生命线

对于爆破行业而言,每一次作业都关乎生命安全、环境安全与企业存亡,唯有将安全理念渗透至全流程、全环节,才能筑牢发展根基。因为爆破行业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,就会有四个“不可承受”:一个是根据《爆破安全规程》《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》等法规,法律监管责任不可承受。第二个是社会影响与声誉风险不可承受。爆破事故易引发公众恐慌与媒体关注,直接冲击企业品牌形象。第三个是经济成本不可承受。一起重大事故的赔偿高达数千万元,给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。第四个是爆破作业人员对安全的信任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因素,频繁出现安全问题将导致人才流失。所以说上述的每一条都和公司的生死存亡有关,也深刻揭示了安全就是员工的饭碗,隐患就意味着失业的风险,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员工家庭的生计、幸福和企业的良好发展。

安全,是“安达爆破”共挑的生命守护之担

在工作中,必须严格践行“四不伤害”原则,即不伤害自己、不伤害他人、不被他人伤害、保护他人不受伤害。团队讲安全,要从听得进提醒开始。在爆破现场,发现有违规操作现象时,一句善意地提醒“这样做安全吗?”,一次真诚地请教“这个风险怎么防范?”,或许就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。

安全,需要意识、知识与行动的高度统一

如何真正从“要我安全”转变为“我要安全”?必须筑牢三道防线。一是知识为基,让每位员工将操作规程熟记在心,让专业知识成为守护安全的第一道屏障;二是意识为先,要紧绷安全之弦,破除经验主义,警惕对环境感知的麻痹和侥幸心理,不让任何疏忽有可乘之机;三是意愿为魂,每天要进行自我审视,三问操作是否合规、防护是否有效、隐患是否排除,将对安全规程的敬畏内化为自身本能的行为准则。

安全,决胜于“安达爆破”的落实与细节

“设计就是法律,规程就是圣经,记录就是生命线”,这是爆破作业不可逾越的“三道铁律”。在现场作业中,必须坚决杜绝一切安全隐患问题。同时,还要警惕日常生活管理中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等,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。

随后,张斌呼吁大家,“当你紧握起爆器,按下的每一次按钮,都关乎着父母的依靠、妻儿的期盼,更维系着安达的招牌和百名兄弟的饭碗。”,大家要用心、用生命去守护和践行安全使命,让我们“平安归来,以山为证”。

分享环节,参会员工一致表示,要把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,对家庭负责、对企业负责,共同守护公司的安全防线。

最后,公司领导在总结中指出,所有的制度落实、行动实践都必须以牢固的安全意识为根基,只有我们每个人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,时刻保持对安全的敬畏之心,坚决破除侥幸心理,才能真正将安全使命转化为守护生命、守护公司的坚实力量。同时,要以此次“全国安全生产月”为契机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抓紧夯实安全生产工作,持续筑牢思想防线,让安全意识成为安达所有员工最鲜明的底色!

English